鱗片石墨的特點、分布及提純工藝總結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2-25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鱗片石墨受高壓變質,風化后一般呈藍灰色、黃棕色或灰白色,多產于片麻巖、片巖、結晶灰巖和矽卡巖中。共生礦物復雜,主要由片狀結晶碳組成,伴有長石、應時、黑云母、黃鐵礦、磁黃鐵礦、金紅石等雜礦物。礦石中的石墨呈結晶片狀或葉片狀,黑色或鋼灰色,主要賦存于長石、應時、透輝石和透閃石顆粒之間,具有明顯的方向性排列,與層向一致。
鱗片石墨的特點、分布及提純工藝總結
【概要描述】鱗片石墨受高壓變質,風化后一般呈藍灰色、黃棕色或灰白色,多產于片麻巖、片巖、結晶灰巖和矽卡巖中。共生礦物復雜,主要由片狀結晶碳組成,伴有長石、應時、黑云母、黃鐵礦、磁黃鐵礦、金紅石等雜礦物。礦石中的石墨呈結晶片狀或葉片狀,黑色或鋼灰色,主要賦存于長石、應時、透輝石和透閃石顆粒之間,具有明顯的方向性排列,與層向一致。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2-25
- 訪問量:0
鱗片石墨受高壓變質,風化后一般呈藍灰色、黃棕色或灰白色,多產于片麻巖、片巖、結晶灰巖和矽卡巖中。共生礦物復雜,主要由片狀結晶碳組成,伴有長石、應時、黑云母、黃鐵礦、磁黃鐵礦、金紅石等雜礦物。礦石中的石墨呈結晶片狀或葉片狀,黑色或鋼灰色,主要賦存于長石、應時、透輝石和透閃石顆粒之間,具有明顯的方向性排列,與層向一致。鱗片石墨多為天然結晶石墨,具有層狀結構,看起來像魚鱗,屬于六方晶系,結晶狀態良好,粒度為0.05 ~ 1.5微米,薄片厚度為0.02~ 0.05毫米,大薄片尺寸為4 ~ 5毫米,石墨含碳量為2% ~ 5%或10% ~ 25%。
鱗片石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、巴西、加拿大、中國和馬達加斯加,而我國鱗片石墨主要集中在黑龍江、山東和內蒙古。黑龍江蘿北地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墨礦床,儲量達1348萬噸。鱗片石墨可生產為3級產品,1級石墨鱗片直徑大,2級石墨鱗片尺寸中等,3級石墨為細鱗片石墨,鱗片石墨經分離富集后含碳量一般為80% ~ 99.5%。
石墨的純度決定了它的應用。隨著鱗片石墨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,對其純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研究和工業實踐表明,不同的凈化方法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市場。
(1)浮選法一般用于提純低品位的天然石墨,石墨經過一段時間的富集后提純到中碳石墨的品位。該工藝所用設備簡單,生產成本低。然而過度研磨不利于保護鱗片石墨,因此我們可以專注于研磨和浮動工藝的突破,同時可以獲得更好質量的石墨,并將石墨鱗片的損壞降至最低。此外,通過開發新的浮選藥劑和浮選設備,可以優化鱗片石墨的浮選效果。
(2)堿-酸法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鱗片石墨提純方法,提純效果較為理想,但該工藝能耗高、工藝復雜、耗水量大。可以從節能降耗、簡化工藝流程、增強活化效果等方面進行改進,達到低耗高效凈化的目的。
(3)氫氟酸凈化石墨效果明顯,但氫氟酸毒性大,嚴重污染環境,應用受到限制。在后續的生產工程中,可以嘗試尋找環保無毒的試劑替代氫氟酸,從而實現少氟或無氟的鱗片石墨提純。
(4)氯化焙燒法提純石墨效果有限,淥氣有毒,不利于健康環保,對設備要求較高。在今后的研究中,可以從設備和尾氣處理方面進行研究,力爭用無毒的高溫揮發物代替淥氣,開發低耗高能的設備生產高純石墨。
(5)高溫法是實現超純石墨生產的有效手段,但這種方法對原料和設備要求極高。因此,在今后的研究中,可以從烘烤設備和優化原料組成等方面進行改進和優化,如加入適當的添加劑降低揮發溫度,實現工業化連續生產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聯系我們
聯系人:劉洪法
聯系電話:86-532-86387258
手機:13805428311
傳真:86-532-86387258
公司地址:青島.平度田莊駐地通力路
郵箱地址:info@zhongdong-graphite.com
我們可以提供哪些產品